最近跟網友熱烈討論著她自創的愛情小說......
說是自創也不盡全然,唔,現在算是她的摸索期吧。
在陪著她摸索的這段日子,我心裡開始有了些許想法。
人們渴望、嚮往愛情卻又對愛情抱持著不可信任的矛盾情結......甚至將情感寄託在書本(小說)裡。想來這也是現今都會男女的悲哀。
大家拼命勾劃著對愛情的嚮往,卻又道不出具体想要的愛情,總以為愛情當是與日常脫離出來的一塊情感;可.真是如此嗎?我聽到的不是這樣。擁有愛情並讓愛情開花結果的友人都說,愛情只是生命裡的一部份,它當然不可能脫離最、最庸俗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囉。可為什麼那些死抱著小說啃的人還是寧可在小說的世界裡尋求寄情呢?唉~或許我可以体會一、二,我猜:就因為愛情抵不住現實的庸俗,所以大家寧可選擇逃進小說裡吧。
現實令人討厭的地方就在這裡--庸俗。
可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如此,我們別無選擇。
老天雖然給的既定條件(世界)如此殘酷讓我們別無選擇,可總算祂也還有那麼一點仁慈,祂給了我們另一個出口,一個可以暫時喘口氣,不要面對現實的另一個出口(你也可以說它是個窗)--我們的想像力。有了這個,人們得以在庸俗的世界裡看到不一樣的美麗(雖然是想像出來的);而既然老天給了這個出口(窗)我們怎好浪費呢?於是想像之餘,人們開始跟大家分享這種想像,也就是後來的小說。
小說這項貢獻真是造福千萬!它讓許多沈没在庸俗裡的靈魂、想像不出浪漫的心靈也得到了同樣的出口。這也算是另一種幸福吧?想像一下:大家都躲到相同的地方取暖,彼此有了交集,然後再將這樣的強大交集轉化.........一起拱出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男女,然後將文字帶出來的無形想像變成有形的浪漫......那個有形的浪漫就成了大家熟悉的戲劇......雖然戲劇的出現局限了無限想像,可它也更強化了人們心中的浪漫情愫!
老實說,我不太讚成將文字化作戲劇的做法,除了局限了原有的想像空間這個理由外,更重是的一點是:書本裡許多心靈層面的東西不是戲劇可以表達或取代的,這點(文字想像及心靈方面的交集面)真的、真的很可惜。不過,不要緊,文字的無可替代性大家都知曉,所以大家在賞劇之餘都還是會忍不住去買原著(小說)來看,這就是現代人聰明的地方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