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FB心得...


記得以前玩FB上面的遊戲時,玩的挺內傷...
總以為那些有的沒的設定十有八九是設計者別有用心,在吭人......

可是最近(真的是在最近),我的朋友欄裡的人數漸豐後,我開始反省
以前那種憤世嫉俗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呀?V_V

有個朋友曾對我說:遊戲嘛就是要人多才玩的起來、才會覺得好玩!
在當時我是持保留態度的,心想:遊戲也可以自己或少數人玩的吧!?
而事實証明:朋友是對的。遊戲單靠固定或少數的幾個人真的沒啥意思...
至少在FB上面玩遊戲,少數人真的挺難玩的~

這... 是不是也算是強迫交流呢?雖然這種交流很多人不以為意...呵呵。
FB...是不是也在變向的鼓勵宅男、宅女們:即便是在網路上我們也可以這樣交朋友。
雖然朋友名單裡許多人我都不認識(有照片的朋友...我也算認識到本尊了吧?)可是
大家玩著相同的遊戲,彼此幫助力,感覺挺好的~!XD

我不鼓吹FB什麼,只是突然對想通的事感到興奮而已。

天氣又轉涼了~呼~!待在電腦前面搓著手、打著字...
想著這些天全心玩遊戲的FU... 可能會被身邊的笑幼稚...可...
我真的覺得能這樣開竅也挺不錯的嘛!XD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有趣的文字遊戲,...你怎麼看?

今天看連續劇,裡頭有個有趣的上聯,拿來跟大家分享。

歡迎大家來點點標點符號吧。^.^



新年好晦氣少不得家宅吵鬧


另有一則是:



岳父大人拜上新年好晦氣全庶人丁興旺讀書少不得五殼豐登



請大家一起來標它個標點符號吧。

覺不覺得古代人不標標點或符號...真的很恐怖呢?


因為好壞就差那麼一點點哪,不是嗎?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現世報?!



覺得自己很可悲,活到這把年紀才來被看輕。

我開始懷疑自己正在飽嚐所謂的“現世報”。

 

以前看那些四肢健全的人要吃不做、混吃等死的樣子,心裡不免想:「這種人活著真是浪費米糧。」真的!我是這麼想的;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工作?那時候我真的無法想像有一天,我自己也會成為那個好手好腳、要吃不做、混吃等死的人

 

 

我不是因為自己變成最初自己最討厭的人才這麼說:人不是真的自己想變成怎樣就怎樣的。
沒錯,我也變成了那個吃白食的混蛋了,可我不想替吃白食的人說話,事實上我沒資格講什麼──畢竟吃白食丫,吃人嘴軟嘛──我只想說:吃白食也要有勇氣的呢。
因為我們這種吃白食的人要忍受得起別人的白眼、粗氣,要懂得放軟身段,要懂得視而不見一些事這些說來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尤其對高傲的人來說,要做到對某些事視而不見、對一些粗氣忍氣吞聲真的很痛苦!我自己曾經是那個高傲又無法忽視別人對我粗里粗氣的人!如今因為做了自己最痛恨的“白食客”一切都要忍的起才行……

 

『為什麼不工作呢?』
真是問的好丫!為什麼呢?唉……
自從在職場摔過一跤後,職場在我心裡已經成為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然後,我開始逃避,開始告訴自己:我寧可受自己人的白眼、粗氣,我也不想再去忍受自己成為陌生人(其實是同事之類的人)的包袱。那種變成自己人的包袱,跟成為陌生人(同事之流)的包袱的FU是不同的──大大不同──!至少在我心裏是12萬分的不同……

成為自己人的包袱我可以不要臉的自我安慰:自己人嘛~可以的,因為之前我也付出過,就當給自己人机會回饋我囉。(^___^ 真的很不要臉吧~)
這樣的想法可以讓我在心裡上逃避,逃避總有一天要再面對職場……雖然我已經逃避職場兩年如今依然還在逃避中

 

我一直在思考(剛失業時就猛問著):人為什麼一定得那麼忍耐地杵在職場裡?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可以不工作依然不愁吃穿?為什麼世人大多像我這樣,不工作就只有死路一條可走?(沒錯,我現在算是死皮賴臉的活著,活得亂沒尊嚴可言)事實上我天天都在想,要怎樣下定決心去死?為什麼人只有生的本能卻沒有死的本能呢?(唉
人到底為什麼不能像四腳扒地的動物那樣,不要去想什麼以後、未來,只想當下如何填飽肚子就好?(OS:可以丫~妳也可以這樣做丫,沒人攔妳。)人想著置產、購屋、財源廣進……想這些死了也帶不走的東西到底做什麼?
以前我為何都不這麼想?總以為母親對我的人生規劃是對的、好的,不疑有他的努力賺、用力賺現在呢?現在不也這麼難堪的活著?存錢與否都証明我註定要這麼難堪的活著那為何我不早早享受我限有的尊嚴呢?我真是傻瓜。

 

我這麼想或許太極端…………別怪我啊……畢竟我已經要不回我最初的尊嚴了;你要說我自找的我也無話可說……因為你不是我,你沒有從半空(不敢說自己曾坐上雲端)掉下來過,所以不明白我的感覺而我也不寄望任何人懂我在說什麼,諸位看過就算了反正這只是一個職場敗兵的一場牢騷罷了。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小不小氣啊你~~Orz



上圖內容不止塔羅占卜而已


它還有專家的種種分析~~


如果你有興趣聽聽專家們的解說再點開吧

 

我是將它視作自己的參考,我是這麼想的:

小氣的特質人人都有,只是個人看輕重度不同罷了

若是一味的去看別人的小氣特質

而忘記做內觀及省察自身,豈不是很可笑?

在塔羅牌的測驗裡

發現自己對金錢方面有點小氣呢......


*~有點吃驚~*HAHA......



轉文: 節制助你抵擋過度供給的物欲時代

中華民國走入100年了~~~~你去狂歡了嗎?
是不是藉很多名義瘋狂消費了呢?^_^
其實以前我也這樣瘋狂呢... 手机一定要最新款、東西一定要追上所謂的流行...
直到我再也無力追尋這一切,我才慢慢開始意識:那些無謂的追求到底是什麼呢?
看看下面這篇文章的分享吧~ 希望對大家多少有點幫助~:D

 

************************************


 

節制助你抵擋過度供給的物欲時代 
文/王乾任 文章出處:ww.wretch.cc/blog/iyoung

iPhone第四代開賣以來,在全球各地引爆一波換機潮,不少人漏夜排隊,砸大錢換購最新款手機,只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功能更新,而且明明自己的手機才買沒多久,還好用的不得了,就功能上來說,根本沒更換新機的必要。
似乎完全沒有人認為,蘋果每年推出一款新版本的手機有什麼不對?出了喜歡的新手機就買,有什麼不對?甚至認為,手機就是要不斷汰舊換新,才能跟上時尚潮流,才是一個擁有生活品味與風格美學的潮人。
人們消費不再是為了求生存,而是為了過生活,且將生活過得更美好。
於是,衣櫃裡堆滿了不穿的衣服,卻還直喊少一件衣服,抽屜裡堆滿了過時的手機、相機、電玩,但是一有新款上市,又急著跑去買。我們住的地方漸漸成了倉庫,每個月辛苦賺來的錢總是存不住,甚至負債累累,花花世界每天推陳出新的美麗商品有好多我都想要,儘管自己已經擁有很多。

 

計劃性過時的背後

行銷學裡有一個叫做「計劃性過時」的觀念,指的是商人利用廣告、流行時尚等各種手段,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讓欲望/想要變成生活必須,不斷地掏錢購買商家所推出的新產品,好賺走消費者口袋裡的。似乎現代人買進的每一樣商品,幾乎都是買進商品背後代表的身分認同、符號美學的象徵意義,而不是為了商品的實用功能。
我們的世界之所以走上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生態崩解,文明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歸根究底,都是因為陷入瘋狂消費的惡性循環。更糟糕的是,買那麼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根本沒辦法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平安。

 

消費的滿足有多久

精神分析說,購物有助於舒緩焦慮,人只有無法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卻又想得到,只好寄託於消費購物(這也是為什麼廣告總是告訴你,買下XX產品,你就能變得美麗/自信/快樂……)。然而,真相是:購物也許能夠滿足一時的欲望,卻在購物完成後隨即落入虛空之中,一點都不會幸福!
想要克制不必要的物欲,不讓自己被物質所綑綁、奴役,活著不是只為了繳帳單和追逐流行商品,必須得鍛鍊「節制」之心。最好的鍛鍊方法,是擁有超越物質主義的價值觀,不讓消費主義將我們的人生化約為「消費者」。購物不該是我們生命的核心價值,人與上帝,以及人與人之間健康而不扭曲的關係建立和維持,才是人活著的真正目的。
誠如《聖經》所說,「人就算賺得全世界的財富,但卻賠上自己的性命又有什麼用?」面對過度供給的消費主義社會,各種溫馨的廣告與美麗的商品,聖經中提到上帝人所結的心靈果實「節制」,是人類抵擋生活物質主義誘惑非常重要的美德。

 

愛與分享的真正富足

生命的真正滿足,不在物質的積累,而是去愛、去分享。當你對生活感到空虛、失望、難過、挫折時,不要定睛在自己過不去的難處上,走出去與人分享你的愛!就像狄更斯的小說《聖誕歡歌》裡的小氣財神史顧己,擁有萬貫家財卻一點都不開心,直到後來被朋友的鬼魂引導,懂得將財富和真正需要的人分享,從而變成一個真正富足的人。
放手,和真正需要的人分享,而不是一味的抓取、掌握,能幫助人鍛鍊節制的仁愛之心,能幫助你克服過度消費,從此不再被花花世界所誘惑!

 

 

 

DO NOT EXCESSIVE EXPENSE.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就愛 時而正經八百得叫人受不了... 時而又三八得讓人直噴飯... 更有的時候變態得叫人摸不清楚... 叨唸的內容千奇百怪又平淡無奇... 別以為愛叨唸的就一定是女的, 你怎麼知道我就不是男的呢?(大笑)